青春路上 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创业历程”-陕西青年创业大赛参与者的创业故事
惠倩(左一)和她的团队伙伴们
5月4日,李克强总理给清华大学“创客”大学生代表回信当中鼓励大学生要力争创业创新。今年两会,“创客”一词首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这令无数创业者对前途充满了信心。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财政厅、人社厅以及沣西新城携手举办的第三届陕西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已拉开大幕。各路选手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一显身手。百家争鸣的现场,一组年轻的选手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充满青春气息的大学生团队,他们可以称得上此次参赛最年轻的团队之一。
而令人惊讶的是,一行12人团队都是在校大学生。他们注资近300万的畅途电子科技公司已在今年3月成功拿到营业执照。一群还没有真正进入社会的90后学生,又是怎样看待创业的呢?
因为创业 被同学看做“异类”
“最初有创业这个想法就是因为不想平庸,不想碌碌无为地过完大学四年生活。”对于记者的提问,仍在读大三的惠倩流露出一丝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在同龄人都忙着在网络游戏与约会中消磨课余时间的时候,惠倩已经与他们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
去年6月,她与在校的伙伴们共同创建了“青视野”公众平台,主打的是新型旅游线路开发,在今年3月他们推出的汉中油菜花旅游线路图中,惠倩最多一天接了54个人的报名。从接单、上报、统计、核对再加上忙碌的专业功课与作业,惠倩忙得晕头转向,恨不得一天有30个小时。而在此之外,她忙碌着与社会、各高校之间商议代理与推广事宜。也正因为一心扑在创业上,都快被同学看做一个“异类”。
个人所有的生活开销都是我自己挣回来的
“从创业开始,不管我怎么折腾,我再没有向家里伸手要过一分钱。”惠倩略有些自豪的回答道,“说实话,每天都很辛苦,但反过来看看周围人,我又觉得过得很充实,我收获了很多同龄人不能理解的东西。最起码的一点,我比身边人可能见过的世面更多,人总是要进入社会,那为什么不早点尝试去深入了解呢?”
参加创业大赛主要是一种经历与磨练
提起为什么想要参加创业大赛,惠倩思索了一下,回答道,“去年的创业大赛中,参赛项目达1000多个,参加海选的,有在校大学生,有博士毕业生,也有返乡农民工。大家的思路碰撞一下,我们才能知道我们还有哪些欠缺与不足。”同时,她也承认在初赛海选里收获了不少板砖,“有评委老师提出我们团队的创业项目附加的业务太多太杂。我们平台还做大学生创业孵化,以及给学生介绍兼职等相关业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加大家对于青视野的认知度,毕竟我们现在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提到这次创业大赛的目标,惠倩连忙摆手,“我们还很弱小,这次参赛就希望我们可以多吸取他人的经验,扩大影响力。当然有惊喜的话,也希望在参赛过程中吸引30万的风投,可以出让10%的股份。”
(来源:三秦都市报)
陕西青年就业创业服务网
联系我们
传真:029-88406415
邮箱:88406415@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邮电北巷中段
大赛官方微信号
手机二维码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陕西省青年创业就业服务平台 保留所有版权